高齡長輩常見吞嚥障礙,喝牛奶都有可能因為吞嚥問題導致吸入性肺炎,衍生致命危險。有鑑於飲入的液體太稀或太稠,都可能存有潛在的風險,因此,聖約翰科技大學樂齡福祉與健康促進系的老人護理學課程,參考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IDDSI),手把手帶領同學操作液體檢測流程,提供不同吞嚥狀態的長輩,更適合的濃稠度選擇。
樂齡系一年級林巧薇同學表示,課堂上實際操作飲料跟增稠劑調出不同的液體,讓她知道「均質化」、「高濃稠」、「微濃稠」及「低濃稠」的差異,雖然也微調很多次才達到目標,但相信這課程會讓她更了解液體質地的差別。
胡宜均同學說,身旁的長輩因為咀嚼肌或吞嚥退化的問題,在吃東西時,有時候都會嗆到。對於這種狀況的因應方式,課堂上的實驗是將低濃稠的飲品,透過加入增稠劑的不同劑量,調配出不同稠度,適當的給長輩飲用。
杜侑倫同學則提到,觀察飲品在針筒內10秒所滴漏的量作為判斷依據,簡單好上手。另外,居家常見的太白粉也具有增稠效果,但太白粉在冷卻後會產生反水問題,飲用上要特別小心!這件看似細微的資訊,卻是很重要的提醒,當自己未來從事長照工作時,能牢記在心。
樂齡系張家臻主任建議有咀嚼或吞嚥問題的長輩,可先至醫院進行評估,瞭解合適的食物質地與液體稠度,再使用日常餐叉、湯匙或針筒,測試食物質地的硬度、液體流速等,讓居家餐食質地更符合長輩健康,也能讓進食更安心。
文字、相片:樂齡福祉與健康促進系張家臻主任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