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約翰科大與中國青年救國團簽訂多元合作方案 培育優秀人才 
      
 
聖約翰科大與中國救國團簽訂多元合作方案,雙方將促進交流與資源分享,共同為培育優秀青年努力   此次簽約由艾和昌校長(右三)與救國團葛永光主任(左三)代表雙方簽約,未來將在場館運用、教育訓練、旅遊活動、諮商輔導、終身學習及大專社團服務等項目持續進行合作  
聖約翰科大與中國救國團簽訂多元合作方案,雙方將促進交流與資源分享,共同為培育優秀青年努力   此次簽約由艾和昌校長(右三)與救國團葛永光主任(左三)代表雙方簽約,未來將在場館運用、教育訓練、旅遊活動、諮商輔導、終身學習及大專社團服務等項目持續進行合作  
       
艾和昌校長(右)致贈降臨堂琉璃紙鎮及校旗給救國團葛永光主任(左)   葛主任參觀由本校學生「魚菜男孩」張伯淞及張伯淯(右)兩兄弟共同栽種及經營的植物工廠時,除誇獎兩位張同學努力積極的態度,並以未來的企業家給予勉勵  
艾和昌校長(右)致贈降臨堂琉璃紙鎮及校旗給救國團葛永光主任(左)   葛主任參觀由本校學生「魚菜男孩」張伯淞及張伯淯(右)兩兄弟共同栽種及經營的植物工廠時,除誇獎兩位張同學努力積極的態度,並以未來的企業家給予勉勵  
       
葛永光主任出席何兆豐數位藝文中心「戲墨用彩-黃振瑩書畫展」開幕茶會,致詞時再次強調救國團對於藝文及終身教育之重視,並邀請在場藝術家們有機會能擔任救國團所開設的藝術課程教師或利用各地團委會場地辦理藝文展覽   簽約貴賓參訪「約史中心」,由鄭宏宣組長(右)導覽解說本校歷史  
葛永光主任出席何兆豐數位藝文中心「戲墨用彩-黃振瑩書畫展」開幕茶會,致詞時再次強調救國團對於藝文及終身教育之重視,並邀請在場藝術家們有機會能擔任救國團所開設的藝術課程教師或利用各地團委會場地辦理藝文展覽   簽約貴賓參訪「約史中心」,由鄭宏宣組長(右)導覽解說本校歷史  

      為促進學生多元學習,以培養兼具公益性、教育性、服務性、健康性等全方面軟實力,聖約翰科技大學於108年6月5日再次與中國青年救國團簽署多元合作方案。由艾和昌校長與中國青年救國團葛永光主任代表雙方簽約,未來將在場館運用、教育訓練、旅遊活動、諮商輔導、終身學習及大專社團服務等項目持續進行合作。

      聖約翰科大艾和昌校長分享自己在學生時代,每年一到6月的時候大家都摩拳擦掌搶著報名參加救國團的活動,正因為有救國團,才能創造四、五、六年級生精彩美好的回憶,更為國家培養無數人才。今天能有機會與救國團持續簽署多元合作方案,希望提供給本校學生更全面性的發展,藉由參與救國團活動,養成學生優良的品德及團隊合作的精神,並讓更多人認識聖約翰科大。非常歡迎救國團能運用本校的場地舉辦各類活動,讓社會大眾不只是路過本校,而是能進入校內參與活動及學習。

      救國團葛永光主任表示,救國團自民國41年由蔣經國先生創團至今,成立時就是定位為國防部的一個行政組織,秉持「今日我們為青年服務,明日青年為國家服務」的宗旨,為青年服務,不是在討好或拉攏青年,而是在服務和教育的過程中,讓青年成長、成熟,並且培育青年的愛國意識和未來為國服務的技能,讓他們未來有意願也有能力為國服務。放眼現今,無論在政治、企業或教育等各行各業的領導人或重要幹部,許多都是救國團所培養的菁英,而這段過程更是大家共同的回憶。過去與學校已有密切的合作,今天的簽約,不只是簽一張紙,應該要有更實質的合作,未來,舉凡學校要用場地在台北設城區部或師生們有運動場地的需求、體驗學習、終身教育、服務學習等,透過救國團在各地的18個團委會,全力提供聖約翰科大師生優質化的服務,促進交流與資源分享,共同為國家培育青年努力。

      受邀擔任貴賓致詞的新北市團委會洪淳逸主任委員,除慶賀聖約翰科大與救國團雙方締約合作外,並期勉能發揮1+1大於2的效果,鼓勵校方能善用救國團的資源,讓這次的簽約更具意義。救國團大專社團服務中心李立行總幹事則針對合作內容進行說明,包含場館運用、教育訓練、旅遊活動、諮商輔導、終身學習等,在大專社團服務方面,有社團幹部領導研習(社研、冬令歲寒三友會)、大專優秀青年表揚、社團活動推廣、社團公益服務、大專學生社會服務隊、返鄉服務隊等社團服務學習活動之經費補助。期望透過多元合作方案的簽署,一起為培育學生的軟實力共同奮鬥。

      簽約儀式結束後,在校方的安排下參訪「約史中心」,也受邀出席何兆豐數位藝文中心「戲墨用彩-黃振瑩書畫展」開幕茶會,葛主任致詞時再次強調救國團對於藝文及終身教育之重視,並邀請在場藝術家們有機會能擔任救國團所開設的藝術課程教師或利用各地團委會場地辦理藝文展覽。最後更參觀由本校學生「魚菜男孩」張伯淞及張伯淯兩兄弟共同栽種及經營的植物工廠時,葛主任除誇獎兩位張同學努力積極的態度,並以未來的企業家給予勉勵。

      此次的簽約及參訪,所有與會貴賓對聖約翰科大的軟、硬體設備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並十分肯定學校在教學所展現的成果,更期待未來透過多元合作,造就國家優秀的人才。(撰稿:課指組賈大齡組長、相片:風華攝影社提供)

 
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