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埤島生活藝術學園木器老師指導同學製作原木鳥居 |
|
|
行流系同學在藝術共學基地裡,使用最天然的素材,依著自己希望的形狀,親手製作自己專屬的原木鳥居,讓它每天陪伴每一天 |
|
|
行流系同學這次自己動手做各式手工具的運用及榫接練習,一個不起眼的小動作也是需要花費許多心思才能完成的 |
|
|
品味藝術並不需要天分,行流系同學「接觸」藝術是擺脫外行,成為入門者的不二法門 |
|
|
為善盡大學社會責任,聖約翰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與淡海新市鎮知名的「埤島生活藝術學園」聚落合作,打造「藝術共學基地」。計畫主持人、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彭慶懷老師帶領學生進入「埤島生活藝術學園」聚落實地參與木工DIY體驗,讓同學學習木器製作的6大基本工法,培養鑑賞木器作品的藝術感。同學可透過藝術創新體驗激發創意,研發出新的商品,說不定能帶來更大的行銷商機。
聖約翰科大行銷與流通管理系彭慶懷老師表示,偉大的藝術家,如達文西、畢卡索、莫札特…等需要天分;但只要大家有心,品味藝術並不需要天分。他認為入門手工木藝是一個拿得起放不下的手藝、持續的愛好。木藝生動有趣,同時又能令人放鬆,慢慢會變成生活的一部分。在這個批量生產的年代,能夠用一塊木頭,做一件自己的藝術品是很令人滿足的事情。而且沒有兩塊木頭是完全一樣的,所以每件作品都會有獨特的美和特點。
參與原木鳥居手工製作的同學說,在住家附近為鳥準備一個居所,用漂流木做基材最好。災後沖刷下來的漂流木數量龐大,原本國家需花費相對的龐大資源處理,搖身成了老天送給藝術共學基地的禮物,同學從最低的80目開始打磨,打磨完畢換高一目的將80目砂紙打磨的痕跡全部打磨掉,接著再換高一目的打磨到2000-3000目。同學進一步瞭解鋸鉋鑿及各式手工具的運用及榫接練習,學會使用機械備料、木料結構及其榫接運用。
彭慶懷老師說,「埤島生活藝術學園」木器老師讓學生瞭解以線鋸處理,每個紋路和線條都處理得極美。因使用未經乾燥處理的漂流木為基材,每一片木頭紋理的差異性非常大,根據經驗在線鋸的時候手動微調,將每片木材發揮到極致,看似相同的外觀,其實經過一片一片微調而成,讓品質劃一。同學覺得這樣的學習不但有趣,而且很有意義。由簡單有趣的原木鳥居手工木製品開始做起,在此過程中也會自然學到所有木工基本技能。學生依其喜好手工製作特殊風格、時尚又有質感的鳥居掛飾,擁有獨特的漆藝繪畫風格圖案,讓居家生活充滿創意與樂趣!
彭慶懷老師指出,該USR計畫以跨領域應用整合概念結合建構農業 x 藝術共學基地進行文化藝術創意行銷,學校、藝術共學基地與學生區域共學衍生之行動方案,針對學校周遭淡海新市鎮場域林仔庄和下圭柔山庄兩個知名北海岸社區聚落,教育部規劃補助兩年針對淡海新市鎮聚落文化創意整合行銷與大學生自我學習導向跨領域的社會實踐,運用創新創意和創業技術發掘社區聚落共學基地場域學習與整合文創行銷傳播的概念,開發屬於淡海新市鎮聚落的共學基地和學生文化創意行銷融合之機會。(撰稿:行流系彭慶懷、相片:行流系彭慶懷老師提供)
|
|